“我随时都能破内城!”
甘宁说道。
“但是不合算!”诸葛亮笑了笑:“打是已经打了,接下来就是谈了,只要谈的顺利,我们不仅仅能收割成果,还能安然无恙的离开了建业!”
“嗯!”
甘宁何尝不知道:“不过孙伯符的到来,我想要把孙文台带回渝都的想法,可能有些落空了,孙伯符向来强势,宁可一战,绝对不会给我们拿捏他们吴国的机会的!”
“不仅仅是孙伯符,就算是孙文台,也不会这么乖顺的随你返回渝都去!”
诸葛亮还是觉得甘宁的想法太过于的梦想化了。
哪怕他们攻破内城,拿下孙文台,孙文台这么刚烈的人,会束手就擒吗,肯定是拼一个鱼死网破吧。
“那就谈吧!”
甘宁道。
“谁去谈?”诸葛亮问。
“你去!”
甘宁道:“我得压住城中,不敢建业闹的天翻地覆,我怎么甘心,我先打一下内城,镇一下的孙伯符的傲气,一上来就气势汹汹的要夺城,不给他点压力,此人无法无天的,到时候真压不住了,可能就要鱼死网破了!”
“好!”
诸葛亮点头。
咚咚咚!!!!!
在外城墙打起来了,内城的城墙下,也敲响的战鼓,明军开始架云梯而登城作战了,进攻内城的战役打响。
“不惜代价,哪怕战至一兵一卒,都要挡住他们!”
内城的城头上,孙坚目光幽沉,凝视前方,他能看得到前方的火光冲天,那是外城城墙的战役了,勤王之兵已经抵达了。
但是这时候,如果他守不住内城,那一切休谈。
不说他这个大王,就算是吴国文武百官的分量,都足够压垮所有人,到时候吴国真的就只能任由他们的鱼肉了。
从建业被攻破开始,吴国就只能逆来顺受,他这个大王已经是失责了,对不起吴国百姓,对不起整个江东父老乡亲了。
但是他如今还是要撑住,要给吴国带来的伤害,减到最微弱的地步。
………………
内城的战斗声音已经传到外城。
“是内城的声音?”孙策登高望远,他能看到城中的一个方向火光骤然明亮起来了,那汹涌的喊杀声就是从哪里传出来了,那是内城城墙的方向。
“消息刚刚传来,明军已经对内城发动进攻了,我们给他们的压力,让人他们转变成对内城的压制,内城恐怕挡不住!”
周瑜拱手,禀报:“再打下去,那就是玉石俱焚了,我们就算能攻破外城,围剿他们,他们也能先一步打下内城,挟大王,挟我朝堂文武百官,到时候我吴国就真的是溃败了!”
“传令,鸣金收兵!”
这时候,孙策是不得不撤兵了。
他若是继续打下去,那是玉石俱焚,而且他们还没有绝对的把握能把这一股明军剿灭,到时候真的就是白瞎了。
“他们收兵了!”
城头上的明军看着如同潮水一般退下去的吴军,皆然松了一口气。
“看来孙伯符阔不出去啊!”
甘宁冷笑。
“太子终归是太子,不是君王!”诸葛亮倒是很平静:“孙伯符再霸道,说到底只是吴国的继承人,不是吴国的大王,他不敢拿孙文台的命来当赌注的!”
“所以他出兵进攻,无非就是试探我们有没有拿下的孙文台了!”甘宁略显的后知后觉。
“此人勇武,天下皆知,但是心思还能如此沉稳,倒是难能可贵,恐怕比之江东猛虎,他更是一个难对付的敌人!”
诸葛亮眯着眼,眸子闪烁精芒,凝视这城外,城外黑乎乎的一片,但是他仿佛能看透那一片片的迷雾,把目光落在孙策的身上。
孙策若只是一介莽夫,倒是好对付。
但是武夫多了一些城府,那就是一个枭雄级别的人。
历史上孙策莽撞,一方面是没有人压得住他,孙坚早死,根本没有机会为他护航,只能凭借他自己一个劲闯出来的一番基业。
但是如今,孙坚多活了年岁,把他当成接班人,悉心教育,不仅仅传授武艺,还传授君王权术,这让孙策的成长,更甚于历史上。
“不管以后如何,我们还是先过眼前这关!”
甘宁抬头:“天要亮了,我想,等到天亮,他们就应该派人来谈判了!”
“嗯!”
诸葛亮点头:“是该谈了!”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红日照大地,朝阳的光芒,把整个的建业城,都映照的明亮起来了。
南城门。
城外的弓箭手一箭越过,飞箭传书,把传递的书函钉在了城墙的石砖上。
书函让校尉取下来,递给了诸葛亮。
“果然坐不住了!”
诸葛亮道:“他们倒是急,一个时辰之后,城外护城河,邀我们谈判!”
“那就去谈!”
甘宁道:“有消息立刻传回来,我保持对内城的进攻,但凡有什么意外和问题,立刻进攻内城,先拿下内城,必要的时候,与建业一起死,也不白死!”
建业是吴国都城,如他们而言,是虎穴狼窝,稍有不慎,两军全军覆没在这里,都有可能。
真到了那个地步。
甘宁会毫不犹豫的拉着整个建业城给自己的陪葬,包括的内城的孙坚和吴国文武百官,绝不会放过一个。
当然,不到最后同归于尽的时候,他不至于这样做。
………………
一个时辰之后。
这时候太阳已经升的有些高了,阳光也烈了不少了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