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五代十国时期,藩镇割据,这些军阀们残暴无比,百姓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水深火热。
因此,赵匡胤决定选择文臣百余人,用他们来代替藩镇的军阀,治理地方,结束这种乱象。
但赵匡胤对这些文臣们放心吗?
一点都不放心。
赵匡胤觉得他们也不是啥好人。
但是,赵匡胤就给赵普打了一个比方,就说这些文臣就算是全部贪污受贿,全部变成人渣。
但他们祸害百姓的程度加起来也可能比不上一个军阀。
宋太祖是在什么情境下说出这种话的呢?
这明显是人家君臣对策!
人家在商议家国大事,人家在分析利弊。
宋太祖的意思不要太明显,他就是觉得,藩镇割据带给百姓们的灾难太深了,
而选用文官治理地方,虽然也会存在各种问题,
但相比于藩镇割据的危害,采用文官治国的方式,危害是小得多。
就这样的君臣对策,怎么到你们的嘴里,就成了十恶不赦呢?
你们不说前半句话,不说宋太祖是为了治理藩镇割据,就说宋太祖一味的纵容文臣贪污受贿。
这明显就是胡说八道啊!
什么叫断章取义,这就是!
宋太祖这是体恤百姓之苦,跟赵普商量,想出一个办法来解决藩镇割据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,
怎么就成了苛待百姓的证据了?”
………………
卧槽!
朱棣此刻都想骂娘了,这些狗营销号的人也太不要脸了吧,你直接就把前半句话给省略了。
诛你十族(盛世雄主):
“我这下终于明白什么叫做春秋笔法,什么叫做断章取义!”
“本来好好的一句话,你直接只说后半句,这意思就截然相反!”
“人家宋太祖说这话是有语境的,人家说的是相比于让军阀割据,让这些军阀相互厮杀战乱,”
“文臣贪污那点事,真的对百姓的伤害不大。”
“什么时候就变成了赵匡胤纵容贪污呢?”
“这文人的嘴简直太厉害了!”
“这直接把屎盆子都扣到了赵匡胤的头上。”
………………
曹操也是拍手鼓掌,眼中满是惊叹。
人妻之友:
“这简直跟刘大耳是一个德行啊!”
“曹操品行那么高洁,让刘大耳宣传成了曹贼。”
“这些人断章取义的本事,那绝对是老刘家的祖传技能。”
………………
我去你大爷的!
刘邦此刻都想骂人了,这怎么成了我们老刘家的祖传技能呢?
这分明就是后人发扬光大的!
关我屁事呢?
杀白蛇的不都是许仙(诡道圣君):
“这次我就不得不喷一下这些儒生了,这也太不要脸了吧!”
“你怎么能把一句话分成两段呢?”
“没有语境的话,没有前提条件,任何人说的话,那都可能被人错误理解。”
“文字狱不就是这么来的吗?”
“李二,你脑子有坑吗?”
“你怼人的时候都不先自己查一查吗?”
………………
李世民此刻郁闷的无以复加,这些资料可都是李二粉丝整理的,他觉得他的粉丝素质再差,也不会干这种事啊!
可今天他却被当场打脸了。
人家就是这么干的。
他现在总算明白,为什么那么多人就讨厌他李世民的粉丝呢?
原来他们真的太没有节操了。
在网上发出一连串这样的信息,让别人随便一找,就能找到错误的解读方法。
最后靠着人海战术制霸网络,给别人都洗脑了。
不认真去查的话,那还真找不到这一句话的原文,你就真被人带偏了!
李世民只感觉到脸上无光,这一次可真是丢了大人。
他以为靠着这一句话就可以把赵匡胤定在历史的耻辱柱上,可结果呢?
人家赵匡胤并没有错。
人家只是在阐述事实,分析利弊。
这特么的就尴尬了!
………………
秦始皇眼神冰冷,现在他越来越感觉到陈通那种为历史正名的心态,是怎么来的?
有些人去解读历史,就喜欢干这种没品的事!
甚至一些所谓的专家教授其实也一样,说话不说全,就喜欢截取一点信息来证明自己的观点。
用一句话就把一个人打入尘埃。
却从来不像陈通一样,使用多个维度来综合分析一个皇帝,他们永远搞的都是非对即错,非黑即白。
大秦真龙:
“这么看的话,这句话不仅不能够说明赵匡胤做的有多差劲。”
“反而能看出赵匡胤做事的决心和魄力。”
“陈通曾经说过,任何时期的改革和政策,那都是为了解决当下的问题,然后才会考虑到对后世有什么影响。”
“在赵匡胤执政期间,最大的矛盾是什么?”
“就是分封制度和集权制度,就是中央和藩镇。”
“赵匡胤说的一点都没错,用文臣代替武将,就算这些文臣全部都是人渣,但他们对于百姓的伤害,绝对小于藩镇混战。”
“作为一个皇帝,你就是要站在宏观的角度去考虑问题,因为你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受益。”
“你只能做到让大部分人得到好处。”
“作为一个皇帝,那更应该懂得权衡利弊,懂得取舍之道。”
“在这件事情上,赵匡胤绝对没错!”
“甚至就凭这句话,我就可以看出一个改革者的决心和魄力。”
“不是谁都有勇气面对非议和质疑。”
“很多人都想和稀泥,不想承担改革带来的巨大反噬,因为他们不想承担千秋骂名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